从获奖节目《深圳花甲夫妇重走红军长征路 》谈广播旅游节目的文化内涵
2017年 01月 05日 15:09    深圳新闻网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刘嘉琳

笔者的《深圳花甲夫妇重走红军长征路》节目有幸获得2015年度深圳新闻奖一等奖,该节目是笔者周末播出的旅游类节目《行游天下》的特别节目,在创作节目过程中,注重从广播旅游节目的文化内涵和红色文化两点切入进行创作,以此文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学术思考和一些创作节目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大视频网站、自媒体、直播软件、网络收音机等app的不断发展,节目的形态愈发多元,受众的可选择性愈发丰富。比如席卷90后、00后的爱奇艺视频网站出品的《奇葩说》等节目奠定了自身的江湖地位;媒体人罗振宇抓住时机,以微信公众号为切口,创办“罗辑思维”,每天推出60秒语音,配合视频网站推出的节目,使得过去代表博客时代的“自媒体”这一概念具备了全新的意义,成为互联网时代这一节目形态的鼻祖;前两年名噪一时的万合天宜公司,以“王大锤”的《万万没想到》系列视频俘获众多网友;papi酱的2000万融资让各路资本将目光投向了网红,网红视频成为一种新的节目形式;近来一段时间具有泛节目形式的各大视频软件映客、花椒等等app分走了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更多时间,这些另传统媒体受到了很明显的冲击,因此也在不断寻找方式来融入互联网时代,希望在互联网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各大纸媒纷纷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各大电视节目也将自身的节目视频上传网络,但是还是没能成功融入,反而丢掉了传统媒体的属性,只是为互联网贡献了新的内容。广播媒体由于伴随式收听的属性以及城市中车辆的普及,地位相对稳定。而这其中类似蜻蜓FM、喜马拉雅等网络收音机app是对广播媒体最有针对性的冲击。网络的开放性、多元性令到网络收音机中充斥着各类节目,鱼龙混杂,泛色情等等类别不乏有之,为了获取点击率和更多的广告投资,这类节目一直在与法律法规打擦边球。

因此广播节目还需从内容角度出发思考,发挥传统媒体权威、严谨的优势,力图追求更为精致、更具可听性的节目,为受众服务。

目前国内的广播旅游类节目主要以鲜明的旅游内容为主题,具备寓教于乐的可听性来满足受众的需求。而其中,服务性与文化性算是广播旅游节目的的两大属性,服务属性较为明显,所占比例也较高,有一些节目具备高度明显的服务性,但往往忽视了可以提升节目品质的文化属性。这类节目的内容通常包括国内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服务信息,还有一些会配合为受众提供旅游资讯服务、接受旅游消费投诉等等。比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环球旅行家》节目就是以为受众提供旅行资讯为主,以此来服务受众。这类节目通常会在节目内容设置上分为这样的一些类型,比如世界各地旅行线路推荐、资深达人或旅行爱好者的旅行经历分享和攻略推荐、以及旅行的一些专业知识等等。

目前在文化属性方面做得比较充分地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的《边走边看》节目,除了上述内容类型之外,还会注重娃聚各地的人文景观,旅行者但故事等等。

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各种新类型节目节目不断冲击的形势之下,广播节目需要坚持自身的优质内容属性,而其中,文化内容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文化消费与文化享受之外,文化探寻更需凸显。

回到这次有幸获得深圳新闻奖一等奖的这档《行游天下》节目,本身作为一档旅游类节目,在日常播出中就力图挖掘旅行中最别具意义的故事。而这次的获奖作品《深圳花甲夫妇重走红军长征路》的主要内容就是深圳花甲老人重走红军长征路,一路上两位老人寻找长征时期的各种线索,追忆革命岁月,这既是一次十分特别的旅行同时又蕴藏了丰富的精神内涵,符合节目的定位。

在创作节目时还结合了当时的新闻背景。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而当下中国正在热力追求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一些红色元素,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红色信仰的回归正在趋热。深圳物质丰盈的此刻,正面临着寻回精神信仰的重要转折点,深圳花甲夫妇“重走长征路”的动人故事,对于深圳这座城市别具深意。

节目中老人分享了一路上沿途所见的老区风貌、百姓的质朴纯真、红军故事的感人回忆。

“红军精神不能丢,国家英雄要尊重”,通过对重走长征路老人的采访,表达出老人对现今幸福生活所发出的深深呐喊。

2015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在当下这个时代,一些人信仰缺失、精神空虚,长征精神更加需要继续传承与弘扬,重走长征路成为国人精神寻根之旅,深圳花甲夫妇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一路上追寻红色记忆,·这样的故事使得听众间接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长征精神的力量。

节目播出后获得不少听众的共鸣,不少听友在节目的网络互动平台上留言表达了对节目的喜爱并表示受到了感染。

如今的时代,年轻人没有亲身经历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很少也很难深刻认识到那场生死决择对中国革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深圳花甲夫妇重走长征路让我们重温这段悲壮史诗,而对老人深入采访,并精良制作成节目,这类节目可以唤起听众对红色信仰的关注,并让其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可贵。

另外分享一些节目制作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

采访前

在采访开始前要对采访对象的故事进行详细地了解,包括其他媒体对采访对象的报道与采访、 红军长征的历史等内容,保证采访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问和挖掘。

采访中

1.要深入被采访对象的环境

深入采访对象所在环境,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抓住最打动人心的细节。比如这次在制作节目过程中,进入采访对象家中,与重走红军长征路的花甲老人对话,看老人提供的各种资料,去讲座现场听老人关于红军长征的公益讲座,全方位了解采访对象在做的事情。

2.始终开启采访机,尽量使采访对象处于轻松状

这次在采访过程中,从进入老人家中的一开始,采访机器就是开机的状态,这让采访对象没有采访的仪式感,处于一种聊天的放松状态,聊到兴起,老人兴致勃勃拿出重走红军长征路过程中的日记、集满每处革命地纪念章的小册子,展示夫妇两人一路上的照片记录,甚至下次行程开始前的行李,这些采访对象在放松状态下流露出的细节使得节目更加生动,也更加切题。

另外,始终开启采访机器,也让一些精彩的瞬间都完整记录下来,没有留下遗憾。

采访后

采访之后进行后期的剪辑和加工。首先是梳理几个小时长的原声录音,选取最能表达老人心声的段落,反复听,反复筛选,按照节目的逻辑重新剪辑编排,并匹配相应的文字解说,使“深圳花甲夫妇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旅行故事更加生动、清晰、有感染力。

为了让节目更具可听性,制作过程中挑选了采访对象的几处精彩语录制作成了节目预告,这也增加了听众对节目的期待与关注,另外也丰富了音响。

配乐时,选取了和节目内容相匹配的音乐,随着内容的变化而自然变换衔接,烘托节目的气氛。

 
(来源:深圳市新闻人才基金会) 编辑:郑裕豪
 
基金会动态
· 首届深圳新闻英才奖颁奖典礼举行 深网总编辑蓝岸获奖
· 深圳新闻界举行表彰座谈会 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作品受表彰
· 43单位成博士后创新基地
· 首届深圳新闻英才奖获奖人选“零投诉” 十位获奖者全部有效当选
· 首届深圳新闻英才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激扬业界爱岗爱业正能量
· 激扬深圳新闻界爱岗争先的正能量 首届深圳新闻英才奖开评
· 深圳2016年度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和优秀新闻作品的公示
· 培养优秀基层新闻宣传队伍 深圳新闻讲师团盐田开讲
· 深圳29名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受基金会表彰
· 2015年优秀新闻从业人员和优秀新闻公示
· 深圳市新闻人才基金会欢迎合作
· 基金会举行座谈会重奖优秀新闻工作者
[更多]
 
基金会简介

    深圳市新闻人才基金会成立于1994年2月,是为培养深圳新闻人才、奖励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优秀新闻作品、开展新闻学术研究和交流、扶持新闻作品的出版、促进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而设立的。本基金会是公募基金,基金来源于本市有关部门和各新闻单位,主管部门为深圳市委宣传部,已在广东省民政厅注册登记为基金会法人。
    本基金会接受海内外各界对深圳新闻人才培养、新闻事业发展的资助和捐赠,热忱欢迎前来联系与洽谈。

...[详细]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深圳特区报 深圳商报 深圳晚报 晶报 香港商报 Shenzhen Daily 深圳手机报 宝安日报 深圳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