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新闻奖新媒体获奖作品观后
深圳广电集团 梅宏
第十五届深圳新闻奖评选首次引入新媒体内容奖项,作为本届评委通过对此次入围的新媒体作品集中阅评,特别是对入选一等奖的优秀作品的评析,感到在当今新媒体大潮涌动的时候,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其好坏的评判标准是它的网感价值体现。而这次获一等奖的作品则是摸到了网感的脉搏。
网感这个新词从传统意义上讲,是指对网络和网络社会流行的关注度以及对网络语言的把握。网感好的人知道什么内容吸引粉丝,什么样的话题能产生更大的互动性。
通过这次集中阅评,我将最能体现新媒体作品价值感的网感归纳为:碎片化、读图化、集纳化和观点优先化。而这四化在本届深圳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身上都得到了集中体现。
《习大大、强哥发话了,深圳你要怎么拼》将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的称谓用了更加让网民熟知和亲近的“大大”和“哥”替换,同时用动漫替代了正式的标准活动照。文稿中网络流行语运用丰富,比如:刷屏、蛮拼的、你懂得,拉近与网民的距离。通篇图文+文字,通过放大“拼改革”、“拼创新”、“拼法制”、“拼包容”、“拼党建”五拼将2015年深圳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完满概括,并且用特号字体突出醒目中心词。可以说这篇文稿充分体现了图片优先、观点提炼优先的新媒体表达的“网感”要素。
《深圳这几天最让人泪湿眼眶的40个瞬间》选取了四十幅感人至深的照片截图,图片细节生动,包揽了深圳光明滑坡事故现场的方方面面,图片是该文的视觉中心,文字成了精炼的旁白和点睛。这四十幅图片集纳了15个不同报社、微博公众号、客户端和网友自媒体,通过“最信任的握手”等四十个“最……”排列句式,触角延伸到了前方搜救官兵,后方医生记者,甚至警犬、救援物资。
《正在直播:12:20光明滑坡是生产安全事故!不是山体滑坡,也不是自然地质灾害》作为事件性报道,该文获得一等奖重要原因有二,一是标题先入为主,明确主题,观点鲜明,指明滑坡时间性质;二是最早发出光明事故信息,体现新媒体传播迅速的特色。在时间轴点上,详尽形成了事故发生后抢险救援,后方安置,稳定形势等的第一时间发布链。
综上深圳新闻奖新媒体一等奖获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媒体融合的时代,新媒体作品越来越深入地影响我们的社会和生活。据统计,2015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用户已经突破5亿,有近8成的手机网民使用这些客户端获取新闻,这里还不包括数以亿计的各大网站的网民。
用户和受众行为的改变促使媒介传播由单一走向融合,全媒体时代谁能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精准化、社交化的内容服务,谁就能赢得客户的青睐。作为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只有放下身段,与新媒体充分融合并且按照新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和语体风格,进行全景式、多维度、多屏幕、网感化报道。网络平台发布的新闻必须顺应网民习惯,深度挖掘“网感”,这样才能拥抱网民。
“网感”重在网民体验,“网感”强的新闻报道,不仅在于新闻本身的时效、话题,更在于网民的接收习惯和互动体验感。作为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优秀新闻作品除了要有时效快捷,事实准确,观点鲜明等传统媒体共性之外,还要在碎片化、读图化、集纳化、交互化上倾注更多的互联网特色。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书记翟惠生把优秀的新闻作品比作“精品”,所谓精品就是传得开,留得下。不论何种传播方式,能流传的就是有历史的。优秀的新媒体新闻作品也应该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