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登
近年来,深圳创客队伍不断壮大,数以千计的创客活跃在深圳的各个角落。令深圳成为全球“创客之都”。2015年6月19日,全球最大创客盛会Maker Faire走进深圳。在深圳软件产业基地(主会场)内上演各种机器人格斗赛、时尚电子秀、炫酷机器人等比赛。“深圳国际创客周”精彩缤纷的盛会绽放在市民眼前。
在此汇聚的不仅是创客,也有无数的媒体同行相聚深圳国际创客周,无疑这是记者们展露拳脚的大舞台。作为一名尽责的摄影记者,抓拍好的新闻图片,用图片讲述现场是我的本职工作,挖掘新技术新东西也是媒体人的职责。
在开幕式上,前来参观的市民热情似火,主场馆内人潮拥挤。面对大酷暑天气依然无法减退我对工作的热情,背着70-200mm、14-24mm、24-70mm等镜头大包小包穿梭在人潮之中,寻匿着心中那特殊的“美食”。在主场馆场地非常大,每一个展位都有亮点,不管是来自美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还是港澳台地区的创客,各式各样的新鲜玩意儿云集于此。
创客周的两岸四地的创客团队操控机器人进行格斗,比赛现场无比激烈。而我发现精彩比赛的另一面更为吸引,现场市民的表情有期待的、看新鲜的、好奇的、兴奋的……气氛热情高涨,令我印象深刻。证明了“创客”这两个字给市民带来的不仅是新技术、新体验,更多的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这个机器人好大,有点像变形金刚。”一个小朋友在身旁与她妈妈对话。一架高达2.8米的由人进行操控的外骨骼装甲尤为引人注目。顾名思义,外骨骼就是将人体用机器框架包裹起来,这些框架就像骨骼一样,可以根据随着四肢的摆动而移动,并将四肢的力量通过机器成倍的放大。该作品来自两名90后日本男生Aka和Shiroku,他们现场展示的是第五代外骨骼装甲。面对来自日本的采访对象,语言交流阻碍了正常的采访。为什么要制造骨骼机器人?骨骼机器人有什么功能?各种采访问题浮现在脑中。不含糊不放弃,不能因为语言问题而放弃好的新闻线索,新闻重在事实与真相。当时,大脑灵光一现,深圳国际创客周来自全球的创客汇聚于此,接下来采访来自国外的几个创客周旋了将近半个小时,最终寻得了一名会中文的日本人,最后完成了这个采访细节。Aka告诉记者,虽然这套外骨骼装甲能够提供一定的助力,但是他们制造骨骼机器人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演出。因此,与军用装甲不同,他们的装机更加高大一些,不过同时为了保持灵活性,不必要的材料也被舍弃。难以想象这个2.8米高的外骨骼机器人重量只有40公斤。
创客是极其富有想像的,你我永远无法估量创客的制造力。像电视画面中科技十足的未来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呢?20日晚,在创意时尚电子秀的舞台上,舞台微光下服装+创客产生的效果别有风味。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国外的残肢朋友用创客制造的机器假肢进行走秀,眼前的她活泼乱跳的在舞台上展示,最后近距离触摸假肢,心中无比的神奇和感触,方便了人类的生活和健康。相信未来“创客之手”不仅在服装领域大展风采,也能改变人们的生活。
摄影专题需要用心去发现,这也是一名记者应有的素质。摄影记者要求摄影的能力和记者的能力并存,我是一名记者,不含糊不放弃追求新闻实事,我们都是时代的记录者。
1620 中秋节莲花山拍摄月亮。
1417 生活照
3893 我与前海的合影。